生活杂谈栏目视频美女
  1. 其它
  2. 正文

文东柏先生:红色标语口号

红色标语口号,反映了革命年代的战斗、精神气质与政治主张,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精神鼓舞性,对于现代的人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缅怀意义。
基本做法
长征是宣传队。大量的史实说明,红军长征所到之地,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即开展宣传活动,采取召开群众会、演讲、演出戏剧、教唱革命歌曲、画漫画、散发布告传单等方式进行。而在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中,最为红军普遍采用也最便捷的方式则是书写宣传标语口号。可以说,红军行军打仗,走到哪里,打到哪里,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标语口号也就写到哪里。
一、发布政令。1934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指令》中要求:“在墙多写标语口号”、“特别是根据当地群众迫切的具体要求,提出斗争口号”。1935年2月27日,红军总政治部专门发布了《关于各部队立即动员遍写标语的命令》,要求“各部队立即动员自己各部队中凡能写字的,用木炭,用毛笔,用大字,用小字,在屋壁上,在门板上”遍写标语,而且规定“每人每天至少写一 条,从连队到军团的军队干部以身作则自己动手写,写满整个宿营地”
二、警示要求。长征途中,就如何做好标语宣传工作,红军总政治部专门发表了相关社论,并在其机关报(《红星报》)多次发表文章。如:1934年10月25日,《红星报》第2期第4版发表《一件不应当忘记的工作——写标语画壁报》文章,指出:“写标语、画壁报是红军素有的特长,但是在行军(中),有不少部队却忘记了这回事。沿途的反动标语没有迅速的毁去,或者仅糊掉一个字,△上一点颜色。我们自己的标语写了未到几条。这是一件不应当忘记的重要工作,为什么我们忘记了?!要求各级政治机(关)引起必要的注意,立即△查宣传队的工作。不要忽视这一工作对于争取群众、瓦解白军的重要性!特别要注意我们现在已到白区中行动!”1934年11月4日,《红星报》专门发表社论《关于目前地方居民中的工作》,指出:“自从我们突破了敌人封锁线,进到了广大的白色区域行动以来,我们深切地感觉到我们在地方居民中的工作是异常的薄弱。这首先表现在,我们对于广大魄区域群众的宣传鼓动工作的非常缺乏,我们张贴了一些我们出来时所准备的一切宣言、传单、苏维埃法令,但用大字在到处的墙壁上书写大标语,则一般的没有注意。有些地方也只写了个别我们的基本口号,如‘打倒国民党’、‘打倒帝国主义’,而不注意写出群众迫切要求的口号,如‘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分配给农民’、‘取消一切高利贷’、‘反对强迫修路马,反对侵占民田’。把这些群众迫切的要求,写成口号标语。这对于发动群众斗争有极大的影响。”
三、开展竞赛。1934年11月25日,《红星报》第5期第3版转载《战士》报的《实行连队写标语竞赛》的文章:“为着把我们一切标语口号更深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的斗争,因此,我们号召各连队写标语竞赛。具体办法如下:一、凡是能写字的战士,每人练习写熟一条至十条标语;二、每人每天都写一个(条)至五个(条)标语;三、标语可用毛笔、炭笔、粉笔、石灰块等书写(不管字的大小);四、凡是宿营地及大休息地的墙壁都要写满标语;五、各连队每天写的标语数目要报告政治处统计起来;六、政治部(处)要经营检查这一工作,并随时给以指示,并将情形写给《战士》报。这一工作要先在连队中深入的动员,并严格督促实行,特别要随时检查纠正写错字。”
四、注重实际。长征途中,红军每到一地都有书写宣传标语的任务,有时写二三条,有时写三五条,根据行军作战的情况而定。同时,根据不同区域,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标语口号。如进入广西,提出“反对李宗仁、白崇禧压迫瑶民当后备队”、“不替李、白军阀修炮楼,修马路”、“大家团结起来,不用不兑现的金库券!”“反对李宗仁白崇禧收缴瑶民的枪械!”“反对李宗仁白崇禧向瑶民抽税!”在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中,其中,一幅“国民匪党”采用了标语和漫画相结合形式,书画成了一只狗样子的“标语漫画”。1935年3月上旬的一天,红军总司令朱德来到遵义附近的一个乡村,看到当地苗民非常贫穷,总司令心情十分沉重,当即叫人找来笔墨,奋笔疾书,写下了“实行耕者有其田”七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五、重大关头或危机时刻的办法和措施。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由湖南进入广西,总政治部在桂北灌阳县听取红三军团政治部领导关于接待瑶民信使的情况汇报后,认识到执行正确民族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经研究,制定了《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及对苗瑶民的13条口号,并在渡江前、湘江战役正紧张激烈进行的29日下达到各军团。红军在桂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坚决地执行总政治部的指示及口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停止打土豪,买东西用铜板和银元,买粮只买杂粮,不得买大米,屋内无人,不得入内借宿,不得与少数民族群众争井水、共厕所等,在龙胜县红瑶寨红军岩(光明岩、龙舌岩)石刻“红军绝对保护傜民”标语,刻意将“猺”字写为“傜”字,以示对瑶民的尊重等。红军实践民族政策的模范行为,使敌人挑拨红军和少数民族关系的阴谋无法得逞,红军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更为密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使其得以顺利地通过了桂北少数民族地区,也为后来通过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经验。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后,总政治部明确告示群众:红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军队,所到之地绝对保护工农贫民的利益,如有违犯,每个群众可以到政治部来控告。1935年4月10日,为顺利通过彝区,红军各部广泛张贴和宣传朱总司令签署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用标语口号向广大彝民说明红军的政策和主张。
六、种类繁多。长征标语口号种类繁多,从宣传载体上看,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是依托自然环境,就地取材制作而成;从制作方法上来看,主要有手写、木刻、石刻3大种类。石刻标语是红四方面军开展宣传活动的一大创举。红四方面军建立了錾字队,部队编制中有20多名石匠,他们在川陕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3000余幅石刻标语。在川陕苏区和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中还活跃着一支“粉笔队”,专为红军书写标语口号。
主要内容
长征路上,红军官兵和沿途群众在墙壁、木板、石头上书写、镌刻了上万条标语口号,成为长征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要素和红军长征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它是矗立在人民心中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军标语口号,主要内容有:
一、宣传革命真理。如:“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争取苏维埃中国”
二、宣传党的性质、政治主张和工农红军的性质、宗旨。如“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是穷人的救星”、“共产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红军是民众抗日的主力军”、“红军是推翻国民党军阀统治的唯一武装力量”、“红军绝对保护工农利益”
三、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帝国主义。如“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对日作战”、“全国军民总动员,为保卫中国而战”、“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热河和华北”“誓灭倭奴”
四、宣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如“打倒卖国的国民党”、“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地主军阀”、“打倒贪官污吏”、“反对国民党出卖民族利益”、“工农团结起来反对国民党派款拉夫!工农团结起来反对区公所派兵拉夫”
五、宣传建立新苏区和革命政权。如“创造新的苏区”、“赤化贵州全省”、“赤化全川”、“创造云贵新苏区”、“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
六、宣传实行土地革命,唤醒受苦民众。如“打倒土豪劣绅”、“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农民暴动起来武装起来,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房屋森林农具,分给贫苦的农民”、“学湖南打土豪,穷人不打穷人”、“不信神仙皇帝,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保护干人分田地”
七、宣传民族平等。如“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实行民族平等在经济上政治上苗人与汉人有同样的权利!”“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实现民族平等!”“彝,番、藏人一律平等!”“苗族与汉族的工农群众,建立亲密的联合,消除一切民族的界限和嫌隙!”
八、鼓舞红军战斗士气。宣传红军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宣传红军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宣传红军顾全大局团结友爱。如“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勇敢冲锋坚决消灭敌人”、“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发扬红军机动灵活,猛打猛追的特长”
九、鼓动国民党士兵倒戈起义,震慑瓦解敌人。如“红军优待白军俘虏”、 “欢迎白军士兵拖枪入红军”、“红军不杀敌方投诚官兵”、“白军兄弟不打红军北上抗日去”、“白军士兵暴动起来加入红军抗日先遣队”、“拖死中央军,打死滇军,脚踏川军”、“活捉贼老蒋”、“消灭刘湘”、“打倒田颂饶”、“打倒杨森二十军”、“消灭胡宗南”、“打死马家军”
原因分析
长征路上,红军书写标语口号有其许多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是:
一、标语口号的独特作用。标语口号,是一种非常简便、快捷、通俗易懂、让人一目了然的宣传方式。拟定和书写标语口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红军无论是在行军途中,还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各路红军每到一地,都刻写大量标语口号。
二、为了唤醒民众、传播革命真理。长征既是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又是革命真理的大传播。长征开始后,各支主力红军先后进入西南、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大多位于穷乡僻壤,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由于国民党长期的舆论封锁和欺骗宣传,民众对苏区的情况了解极少,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搞不清红军和国民党反动军阀的区别。当红军初入这些地区时,不少民众持冷漠、怀疑态度和恐惧心理,有的甚至举家躲避。为了使受苦民众从胆怯和迷茫中解脱出来,红军每到一地,就利用标语口号的形式传播革命真理,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广泛宣传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革命主张,广泛宣传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好处。

三、为了争取广大的劳苦民众。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方,大多为新的区域,能否做好宣传和动员各族群众的工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不仅关系到战略转移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因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红军总政治部始终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作为事关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和规定。
四、为了救亡图存。长征是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一方面是蒋介石国民党继续推行反共政策,妄图围追堵截处于战略转移不利态势下的红军,红军随时都有覆没的危险;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妄图将中国沦为它独占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夺取长征的胜利,促进全国反帝抗日高潮的到来,红军在长征途中,十分重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宣传党的反帝抗日救国主张,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积极反共和欺压人民的罪行,号召穷苦百姓团结起来推翻黑暗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所到之处,红军发表演说、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教唱革命歌曲。这些生动活泼的宣传,把共产党和红军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信心和决心昭示天下,使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和解放一切被压迫劳苦大众的革命主张深入人心,使广大民众懂得了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共产党才是救亡图存的希望。民众纷纷赞扬党的政治纲领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把长征标语口号喻为:“指路的明灯”、“板壁上的指南”,使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五、为了鼓舞士气。长征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行的殊死搏斗。这次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路途之险,困难之巨,古今中外闻所未闻。红军指战员征服了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能使红军指战员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巨大力量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红军持续不断地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作用意义
红军标语口号,言简意赅、高度凝练,生动直观,通俗易懂,接地气。它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扩大了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一幅幅标语口号,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和要求。人们称赞红军的标语口号“得民心、长志气”,是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纽带,是瓦解敌军的武器,是鼓舞红军士气的号角,是唤醒民众的指南。长征标语口号像指路的明灯,像催征的战鼓、冲锋的号角,激励广大红军指战员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岁月里,像燃起的星星火种,为千百万工农劳苦群众照亮了一条求翻身、谋解放的奋斗之路;犹如嘹亮的号角和声声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民众迷蒙的心灵,指引他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长征标语口号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群众为红军筹粮筹款、烧水送饭、传递信息、支援红军作战,各地踊跃报名参加红军。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总共补充了约两万人的兵员。
红军标语口号,它是红军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工作的壮美诗篇,是当今生动鲜活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不仅是研究红军历史的珍贵史料,而且是研究红军长征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中共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红军标语口号,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长期以来,由于受困于资金及管理上的种种原因,自然及人为损毁严重,至今被完整保留下来的达7000多条,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如1933 年1 月至1935 年4 月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川陕苏区,刻写的 2700 多幅石刻标语,现留下来的仅仅只有 310 余条;广西桂北某县,红军在数十个村庄的室内外墙壁上曾写下上千条标语,1984年普查统计清晰可见的仍有59条,到现在已经可见的仅剩十来条。保护红军标语口号,势在必行。

作者文东柏先生
作者简介:文东柏,男,中共党员,曾任广西灌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党组书记、旅游局长、史志办主任等职务,现任灌阳县史志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桂林市党史专家库第一批专家之一。现为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弘扬长征精神委员会副主任,桂林理工大学湘江战役历史与红色资源开发研究所副所长、客座研究员,桂林市红色旅游协会副秘书长。《灌阳县志1995-2005》主编之一,《红军在灌阳故事集》、《红色灌阳》主编,《信仰的力量—湘江战役故事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执行主编之一。曾在《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文章。
广西灌阳县史志研究室 文东柏。
猜你喜欢